豆蔻梢头二月初是指什么年龄(豆冦梢头二月初)

博主:专业专业 39分钟前 1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豆蔻梢头二月初是指什么年龄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豆蔻梢头二月初是指什么年龄以及豆冦梢头二月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豆蔻梢头二月初是什么年龄
  • 2、杜牧有诗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指年龄在什么的女子

豆蔻梢头二月初是什么年龄

豆蔻梢头二月初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

这种称呼起源于我国古代,在古代,直接称呼别人的年龄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尤其是直接称呼女生的年龄,让人反感。所以在中国古代,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呼。

“豆蔻梢头二月初”出处:杜牧的《赠别二首》。原文如下:“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如下:嫁给十三我,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花。扬州路上十里外的春风,卷起珠帘卖彩妆都比不上她。多情似乎没心没肺,但我只觉得,在酒宴上,我只能微笑,不能出声。蜡烛有回心转意珍惜再见。你可以看到他们为我们流泪到天亮。

其他关于年龄的词语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汉语-赠别二首

杜牧有诗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指年龄在什么的女子

杜牧有诗“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指年龄在13、14岁的女子。“豆蔻”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杜牧的《赠别》,原句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诗的意思是:十三四岁的少女的体态轻盈美好,就像二月初在梢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唐代〕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

十三余:言其年龄。

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译文

十三四岁的少女的体态轻盈美好,就像二月初在梢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春风吹满十里的扬州路,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创作背景

《赠别》大约创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当时作者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于是写了《赠别二首》,抒发离愁别情。

The End

发布于:2023-08-03,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