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者天之道也全文的翻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处)

博主:专业专业 今天 1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诚者天之道也全文的翻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诚者天之道也全文的翻译以及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诚者,天之道也全文翻译
  •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是什么意思?

诚者,天之道也全文翻译

文言文原文翻译为:“诚”这种自然的道理,是万千事物的开始与结束,没有“诚”,就不存在这万千事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非常贵重,“诚”,并不只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用它来成就这所有的万千事物。

这(体现的)是仁善,成就万物,(体现的)是明智。仁和智是本性的功用,是自身和外物合而为一的途径,(达到这样)就是时时行为合宜。

原文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出处及解析

告诉人们的道理

“诚”为万事之基,万物之始,虽然“诚”是贯通万事万物的始终的,但中庸非常强调的是“诚”的起始地位。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是什么意思?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意思是: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是为人的准则,该句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节选如下: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译文:

使自己诚心诚意是有办法的,首先要懂得什么是善,不明白善的道理,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因此,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是为人的准则。极端诚心而不能使别人动心的,是从来没有的。不诚心,则从未有过能感动人的。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 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 (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