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鸭意思及哲理(春将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博主:专业专业 昨天 1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水暖鸭意思及哲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水暖鸭意思及哲理以及春将水暖鸭先知的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什么哲理?

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诗中除了表现春天物候特点之外,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是: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知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者实践的重要和可贵。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1、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 ,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4、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什么哲理?

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着的哲理: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知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者实践的重要和可贵。
该句体现了认识论里实践与认识的的关系,即认识要从实践中来,又要到实践中检验。

《惠崇·春江晚景》全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 ,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