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歌曲《华夏》)

博主:专业专业 今天 1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华夏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华夏以及歌曲《华夏》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华夏”是什么意思?
  • 2、华夏的意思

“华夏”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古称。“华夏”二字源于何处,一直有很多种说法。《辞海》认为,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认为,夏,指大。因此大国称夏。“华夏”指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夏,是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华,则源于中华始祖伏羲的故土,华胥国。华先于夏,“华夏”之名由此而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华夏”是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指‘荣’,‘夏’指中原人。公元前2100年至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族、商族、周族,他们同其他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华夏族。以上说法见仁见智。
通常我们认为,在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居住着夏族,晋南关中一带居住着华族,而在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祖先。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战胜了华族领袖炎帝,后来炎、黄两族联手灭掉了蚩尤,占据了整个中原,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为有着先进的文明,在后来的岁月里,华夏族渐渐又融合了藏缅族、吐火罗人、东夷、通古斯族、西戎、祝融氏、蚩尤后代及匈奴、鲜卑等族,进一步扩大。到西汉时,就产生了以华夏族为基础的全新民族:汉族。简而言之,“华夏”实际上就是中原民族与周边蛮夷异化而又同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以华夏 为纽带结合起来的“民族联合体”。

华夏的意思

华夏的意思是:指中国的古称,同时也是汉民族的别称。

华夏最初是代指周王朝及属于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后来扩大至将九州地区全部包括在内,遂成为神州(即汉地,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及汉族的别称,又称为“汉地九州”。后来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的词称呼华夏(汉地)的局部地区。

先秦的华夏仅仅用来代指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再加上行周礼与臣服于周朝的宋、陈等异姓诸侯。到了战国时期,楚、赵、魏、韩、齐、燕六国及秦国都被视为“诸夏”及九州(华夏)的组成部分。汉代在先秦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後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自汉代以后,“华夏”成为汉民族的别称,同时也是汉地的别称,而“华人”一词在狭义上是指汉族。作为名山大川的四渎五岳五镇也是在九州(华夏)的范围之内。

华夏的起源:

华夏文明源自大地湾 、裴李岗 、龙山 、仰韶 ,这几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夏朝也就是如今的夏邑是华夏祖地中国的发源地,同时夏朝也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中国奠基性的,以宗法制为根本制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也是这样的神。关于三皇确指何人,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说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指伏羲、女娲、神农。不过,通常说法是指燧人、伏羲、神农。根据史料记载,三人被尊称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而“氏”的原始意义是神祇之意。此外,三人皆有异象,皆聪明过人。

相传燧人氏聪明异常。而伏羲的母亲叫华胥,因为在雷泽(今属山东菏泽境内)这个地方踩了大人的脚印而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长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说是人首龙身,他智勇双全、力大无比。他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部落的族徽的图腾,后世汉族自称龙的传人大概就缘于此。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