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达人(仕途正道)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仕途达人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仕途达人以及仕途正道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阳光真谛
- 2、被乾隆高高捧起,又重重摔下,首席军机大臣如何成了刀下亡魂?
阳光真谛
有人说,人生如花,又花开就有花落;有人说,人生如潮,有潮涨就有潮退;有人说,人生如路,有平坦就有曲折。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让我们撷一缕阳光上路,让阳光洒满心房。而阳光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来解读吧。
恬静淡薄是一缕阳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杂草丛生的田间小径上陶渊明抗一把锄头,携一片月色,哼着曲子向我们走来。一个神采飞扬的农夫!一个归去来兮的诗人!既是“富贵非人愿,离乡不可期”那就用东篱恣肆的菊花点缀质朴的花园。那就用南山缭绕的云雾描摹心中的桃园。“少无逅俗韵,性本爱丘山”,哪管五斗米,何惜彭泽生!我且植杖耘籽把酒,赏菊度此生……于是,陶渊明沐浴在恬静淡泊的阳光中受后人敬仰!
乐观旷达是一缕阳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峨冠博带的诗人伫立在波涛汹涌的江边,此时诗人的波澜是否也如这浩荡的江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人生变幻,仕途达人,命运的航船怎由你执舵扬帆?因禁被贬,流放监管,像一颗棋子游走于楚河汉界的边缘!悲伤吧,绝望吧!没人会嘲笑你不够勇敢。然而你却一路风尘,一路欢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唱得淋漓舒畅;“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唱得自足欢喜;“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唱得豪迈激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于是,东坡沉浸在乐观旷达的阳光中千年生辉!
仰望历史的阳光,俯观多彩的人生。生命如大海,没有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浪花‘人生如瀑布,没有暗礁就不会冲出壮观的气势。跋涉于人生风雨中的我们,也别忘了给自己一缕阳光,一缕自信的阳光,一缕追求的光,一缕充满朝气的青春之光。
标签: 真谛 阳光
被乾隆高高捧起,又重重摔下,首席军机大臣如何成了刀下亡魂?
讷亲的一生,就像坐过山车,惊险 。既体验了一飞冲天的极度满足,又感受了急速下坠的失落与无奈。真可谓否极泰来,盛极必衰。一,讷亲为什么能位及人臣呢?首先,讷亲出身高贵。讷亲出身于钮祜禄氏世家,世代与皇室联姻。曾祖额亦都为开国五大功臣之一,祖父遏必隆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父亲尹德授领侍卫内大臣,姑母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他身世显赫,集红后代与官后代于一身。
(讷亲剧照)其次,讷亲常伴君王侧。讷亲和乾隆年龄相仿,当乾隆还是皇孙弘历时,两人是儿时玩伴。及至稍长,该入学时,讷亲便成了乾隆的伴读。等到乾隆能独立办差后,讷亲就是乾隆的手下干将,时常鞍前马后地陪侍。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讷亲和乾隆的交情有很深的基础。其三,讷亲确有才干。讷亲在雍正时期就已被授为散秩大臣,后又为銮仪使,最后进入军机处。估计当时讷亲还不到20岁,如此年纪,能进入雍正的核心权力部门,说明讷亲定有其过人之处。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评价讷亲:“讷人亦敏捷,料事每与上合。”讷亲勤勉谨慎,清正廉洁。在讷亲的权力达到顶峰时,他的府前可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办事送礼之人“多如过河之鲫”。讷亲为了拒绝朝臣们的请托送礼,专门在自家门外养了一只凶猛的藏獒,用以恐吓投机钻营之人。一段时间之后,朝臣们明白了讷亲的用意,送礼之人渐渐绝迹。其四,乾隆为了制衡权力。
(乾隆剧照)雍正去世后,鄂尔泰和张廷玉领遗命,同为辅政大臣。朝臣中分成了两大派系,形成了“满则思依附鄂尔泰,汉则思依附张廷玉”的局面。乾隆对此现象极为不满,如果党争太烈,势必威胁到他的皇权,于是,他不遗余力的扶持讷亲,希望讷亲能制衡张廷玉和鄂尔泰。因此,在乾隆二年,讷亲就被乾隆提拔为兵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同年入军机处,居六名军机大臣之一;乾隆六年,讷亲已手握宰相之实权,权力远超张廷玉和鄂尔泰。至此,讷亲位极人臣,仕途达人生巅峰。二,讷亲为何成为乾隆刀下的亡魂呢?首先,金川战事失利。乾隆十一年,金川土司莎罗奔率兵攻打康定等地,清廷派张广泗前去镇压。因蜀地地势险要,张广泗屡攻不下,乾隆遂派讷亲为督师,和张广泗共同作战。临行前,乾隆对讷亲期许甚高:“由可信大臣亲履行间,既可察明军中实情,据实入告,又可相机指示,早获捷音。”
(金川之战)但讷亲自恃为首席军机大臣,目空一切,既没把莎罗奔放在眼里,又不听张广泗的劝告。他抵达金川后,限令三日之内破敌,清军将士只好拼死猛攻,死伤惨重。讷亲一战受挫,便整日坐于账中,遥控指挥金川战事,从不亲临前线,只是一味下令强攻。张广泗不满讷亲的做法,但慑于其权势,不敢直谏,任由讷亲妄为。于是金川之战成焦灼之势。乾隆得报后,对讷亲大失所望,命将讷亲召回京城,革去督师之职。返京途中,讷亲曾抱怨,“番蛮之事,如此难办,切不可轻举妄动。但此言,我如何敢上纸笔入奏”。意思是说,乾隆不该过问金川的事。乾隆听后,愈加愤怒。在乾隆看来,讷亲是他一手扶植的重臣,给了他很多恩泽,对他寄予厚望,讷亲不但平叛失败,还将责任归咎于乾隆。于是,乾隆忍无可忍,“不重治其罪,将视朕为何如主?”下令把讷亲给杀了。
(清朝军队)其次,讷亲为乾隆背锅。金川战事失利,责任不全在讷亲。讷亲擅长处理朝政,但对带兵打仗一窍不通,毫无战事经验。乾隆明知其不能胜任督师一职,还是将他派往前线,最终导致全盘皆输。乾隆碍于脸面,只好让讷亲背锅。其三,讷亲的性格有缺陷。讷亲性格傲慢,恃才傲物,固执刻板,得罪众朝臣。如果他当初放下身段,听从张广泗的建议,不急于求成,也许他还会继续自己辉煌的仕途,不至于成为刀下亡魂。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