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专题片优秀范文阅读分享

博主:专业专业 今天 1

实践证明,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们要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促进各民族融合交融,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增强文化认同,筑牢思想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牢牢把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根脉所在的重大意义。文化认同同时包含着语言认同。要加强全民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传承好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夯实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增强历史认同,树牢大历史观。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发展史。近代以后,面对民族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跨越。要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牢牢把握青少年关键群体,加强四史学习,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牢大历史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增强整体认同,延续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有国才有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各民族就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推动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庄重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见,是56个民族是一个整体,组成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不断增强整体认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提升,持续创造属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The End

发布于:2023-07-1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