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来历是什么(小年的由来与习俗介绍)
民间的小年,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北方是腊月二十三。但一般倾向于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为春节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也属传统节日。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人们称之为“小年”。传说原来的灶王爷,是民间的平民叫张生,娶妻之后整日花天酒地,败尽了家业后,沦落到上街行乞。有一天,他乞讨到自己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锅的底下被烧死了。
玉帝知道此事之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说明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灶底,就将他封成了“灶王”(又称“灶神”),他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要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又才回到锅底,履行自己“灶王爷”的职责。
民间百姓认为灶王爷值得敬重,辛苦一年了,还要上天去汇报自己工作。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了,主要是祈求来年平安与财运。
1、扫尘土
到了小年,百姓会将灶台,以及灶房打扫干净,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旧迎新,把不好的事情一扫而光的意思。
打扫灶台和厨房尘土,一方面迎接三十这一天灶王爷回来,另一方面也是为春节提供方便。同时打扫的时候,也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从中体会到大人的辛苦。
2、剪窗花
剪窗花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的种类较多,有动物、花草等,寓意新的一年越来越美好。
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利用用具,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共同度过难得的快乐亲子时光。
3、贴春联
小年之后,百姓每家会陆续开始贴自己的春联了。红色的对联贴上后,房屋顿时生辉,洋溢着浓浓的喜庆。
4、祭灶
传说每一个家庭的厨房里,都住着一位“灶神”,也就是“灶王爷”。灶王爷会每天关注你的生活,并且会在小年这天,去玉帝汇报他在民间看到的善恶。每到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祭灶”,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辛苦保佑。另外,通过祭灶,想灶王爷上天汇报时,多说好一些的话。
现在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爸妈应该给孩子们讲述小年的来历、习俗等,帮助孩子积累知识,从小年来历和习俗中吸取传统知识中的营养,从而培养热爱传统习俗文化的兴趣。
发布于:2023-07-1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