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少牢分别指什么(太牢之礼的太牢是什么)

博主:专业专业 今天 1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太牢少牢分别指什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太牢少牢分别指什么以及太牢之礼的太牢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太牢和少牢是什么意思
  • 2、何为“太牢”、“少牢”?

太牢和少牢是什么意思

太牢的解释 古代 祭祀 ,牛羊豕 三牲 具备 谓之太牢。《庄子·至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 疏:“太牢,牛羊豕也。” 晋 葛洪 《 抱朴 子·道意》:“若养之失和、伐之不解,百痾缘隙而结、荣卫竭而不悟,太牢三牲,曷能济焉。”《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亦有专指牛为太牢者。《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诸侯 之祭,牛,曰太牢。” 词语分解 太的解释 太 à 过于:太长。 极端 ,最:太甚。太平。 高,大:太空。太学。 很:不太好。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 夫人 (旧时尊称 别人 的母亲)。 部首 :大; 牢的解释 牢 á 养 牲畜 的圈(刵 ):虎牢。 亡羊补牢 (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 监禁犯人的地方

何为“太牢”、“少牢”?

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拓展资料: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祭以特羊﹐殷以少牢。"杜预注:"四时祀以一羊﹐三年盛祭以羊﹑豕。殷﹐盛也。"《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晋陶潜《祭程氏妹文》:"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竹青》:"后领荐归﹐复谒吴王庙﹐荐以少牢。"清赵翼《陔馀丛考.太牢少牢》:"《国语》'乡举少牢'注:'少牢﹐羊﹑豕也。'则羊与豕俱称少牢矣。其不兼用二牲而专用一羊或一豕者﹐则曰特羊﹑特豕。可知太牢不专言牛﹑少牢不专言羊也。"一说谓以羊为少牢乃举羊以赅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劳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