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南亚庙宇都用三宝命名
为什么东南亚一些地名、庙宇都用三宝命名,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消息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其祖父及父辈均为元朝重臣,封滇阳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郑和出生。洪武十四年,明军开始进入云南,次年,平定云南。正帆辩桐在这一年,郑和的父亲病故,这时他才十二岁。由于地方上新经战争,创伤未复;加上他的家庭又遭大变,生活更加艰难困苦。在这种境况下,郑和被送到北平,成为北平燕王朱棣家的一名奴隶,做了宦官。
郑和出生的家庭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他共有兄弟姐妹六人,因为排行第三,所以取小名叫三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官监太监。后来人们称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郑和小名三保并不是他被称为三宝太监的原因,这个名称实际上和佛教有关。元末著名回族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信奉伊斯兰教,但对佛教也态坦曾支持和提倡,他曾经在云南修建佛寺,郑和幼年即受到佛教影响。他十四岁那年。被明军擒获。遣送南京,经过阉割,进人宫廷充当太监。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将其赐给四子燕王朱棣。由于他“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因此朱棣称帝后,提拔他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始名郑和。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师和尚道衍引郑和受菩萨戒,取法名为福善,郑和从此成为佛门弟。佛教以佛灶拆、法、僧为“三宝”,故人们也以“三宝”为佛教的尊称。郑和既然信奉佛教,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三宝太监”。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有“三宝”的名称?
“三宝”是郑和的小字桥段,郑和当年航海到今天的好滑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许多国家,受到友消腊热烈欢迎。后来当地人民就把许多村寨,口岸,建筑命名为“三宝”
三宝被东南亚各国纪念的原因?
三宝就是指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把中数手国文化传薯埋嫌播到了亚非拉沿海诸国,尤其东南亚各国,促进了明朝与各国的液梁政治文化交流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