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虢国夫人

博主:专业专业 昨天 1

求杨贵妃的三个姐妹的资料

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分别是:大姐韩国夫人、 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

1、韩国夫人

韩国夫人杨氏(生年无记载—756年)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大姐,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杨氏下嫁崔峋。两人有一女崔氏,是唐代宗李豫的正妻。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杨氏一门等仓皇出逃,在马嵬坡发生兵变,韩国夫人和杨国忠等人被乱军所杀,杨贵妃也被缢死。

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氏也受到牵连,被代宗冷落了,公元757年9月回长安后便郁郁而终。追封为贵妃,未得皇后尊号。

2、虢国夫人昌仔物

虢耐液国夫人杨氏(?—756年),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戚做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初嫁裴氏为妻,裴氏早亡。

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

安史之乱时在出逃中被迫自杀。此人生平骄奢淫逸,在杨贵妃的庇佑下显赫一时。

3、秦国夫人

秦国夫人(?-754年)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唐玄宗杨贵妃的八姐。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病逝。

扩展资料:

杨贵妃的其他亲属:

1、杨国忠

杨国忠(约700年—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

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番将安禄山、史思明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2、杨玄珪

杨玄珪,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梨园乐师,精研西域各国音声,堪称一代胡乐大师,与舞姬乐奴(李念饰)偷偷相爱,私奔后生下杨玉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贵妃

虢国夫人为什么称国夫人

虢国夫人(?年—756年)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她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长成后嫁裴氏为妻,裴氏早亡。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因怀念姐姐,请求唐玄宗将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分封她们三人为国夫人,分别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虢国夫人,杨氏,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安史之乱时在出逃中被迫自杀。此人生平骄奢淫逸,在杨贵妃的庇佑下显赫一时。

史料记载

编辑

《旧唐书 列传第一》

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开元初,武惠妃特承宠遇,故王皇后废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数千,无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旦嫌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既进见,玄宗大悦。不期岁,礼遇如惠妃。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妃父玄琰,累赠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叔玄珪,光禄卿。再从兄銛,鸿胪卿。锜,侍御史,尚武惠妃女太华公主,以母爱,礼遇过于诸公主,赐甲第,连于宫禁。韩、虢、秦三夫人与銛、锜等五家,每有请托,府县承迎,峻如诏敕,四方赂遗,其门如市。

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送归杨銛宅。比至亭午,上思之,不食。高力士探知上旨,请送贵妃院供帐、器玩、廪饩等办具百余车,上又分御馔以送之。帝动不称旨,暴怒笞挞左右。力士伏奏请迎贵妃归院铅辩。是夜,开安兴里门入内,妃伏地谢罪,上欢然慰抚。翌日,韩、虢进食,上作乐终日,左右暴有赐与。自是宠遇愈隆。韩、虢、秦三夫人岁给钱千贯,为脂粉之资。銛授三品、上柱国,私第立戟。姊妹昆仲五家,甲第洞开,僣拟宫掖,车马仆御,照耀京邑,递相夸尚。每构一堂,费逾千万计,见制度宏壮于己者,即撤而复造,土木之工,不舍昼夜。

玄宗颁赐及四方献遗,五家如一,中使不绝。开元已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贵妃无不随侍,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造,又数百人。扬、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致擢居显位。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烂芳馥于路。而国忠私于虢国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联镳方驾,不施帷幔。每三朝庆贺,五鼓待漏,艳妆盈巷,蜡炬如昼。而十宅诸王百孙院婚嫁,皆因韩、虢为绍介,仍先纳赂千贯而奏请,罔不称旨。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时吉温与中贵人善,温入奏曰:“妇人智识不远,有忤圣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张韬光赐御馔,妃附韬光泣奏曰:“妾忤圣颜,罪当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无可遗留,然发肤是父母所有。”乃引刀翦发一缭附献。玄宗见之惊惋,即使力士召还。

国忠既居宰执,兼领剑南节度,势渐恣横。十载正月望夜,杨家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骑从争西市门。杨氏奴挥鞭及公主衣,公主堕马,驸马程昌裔扶主,因及数挝。公主泣奏之,上令杀杨氏奴,昌裔亦停官。国忠二男昢、暄,妃弟鉴,皆尚公主,杨氏一门尚二公主、二郡主。贵妃父祖立私庙,玄宗御制家庙碑文并书。玄珪累迁至兵部尚书。天宝中,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大立边功,上深宠之。

禄山来朝,帝令贵妃姊妹与禄山结为兄弟。禄山母事贵妃,每宴赐,锡赉稠沓。及禄山叛,露檄数国忠之罪。河北盗起,玄宗以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帝遂不行内禅。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槐迟缺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马嵬之诛国忠也,虢国夫人闻难作,奔马至陈仓。县令薛景仙率人吏追之,走入竹林。先杀其男裴徽及一女。国忠妻裴柔曰:“娘子为我尽命。”即刺杀之。已而自刎,不死,县吏载之,闭于狱中。犹谓吏曰:“国家乎?贼乎?”吏曰:“互有之。”血凝至喉而卒,遂瘗于郭外。韩国夫人婿秘书少监崔峋,女为代宗(唐代宗)妃。虢国男裴徽尚代宗女延安公主(应为延光公主,既郜国公主),女嫁让帝男。秦国夫人婿柳澄先死,男钧尚长清县主,澄弟潭尚肃宗女和政公主。

皇后的妹妹在古代叫什么?

皇后的辩姿妹妹在古代称为国夫人,比如韩国夫人武顺。

一般情况下是叫某某夫人,因为皇后母家一般都比较显赫,要么就鸡犬升天,所以皇后的妹妹一般都是嫁到公卿世家,有诰命就称诰命,比如“荣国夫人”等等。没有诰命的就以夫家姓氏称呼,比如皇后妹妹嫁到李家就叫李夫人。

可以说皇后的妹妹一般都是嫁到平常人家,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政治活动,因有皇亲的缘故,一般都会有封号,也就是所谓的“命妇”猛灶镇,就像杨贵妃的姐姐一样,虢国夫人就是她的封号。再比如说,像武则天当皇后的时候,她的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

皇后母亲的称呼

1、对于外人来说,皇后的母亲没有固定称呼,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的称呼,皇后的母亲只是国戚而已,并不显什么身份,所以没有专用的称呼,应该由皇上封号。

2、对于皇帝来说枝粗,皇帝称呼皇后的父母为国丈,国丈母娘。

3、对于皇后来说,在清朝的时候,称为“皇额娘”。满洲人叫自己的母亲为“额娘”,皇家的孩子叫父亲为“父皇”,叫母亲为“皇额娘”。皇后是皇帝的人,地位十分尊贵,为了彰显皇后的尊贵,其母亲也顺理成章被女儿称为“皇额娘”。

为什么叫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

早年随父亲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长成后嫁裴氏为妻,裴氏早亡。杨贵妃得宠颤凯于唐玄宗以后,因思念姐姐,请求唐玄宗将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首哗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分封她们三人为国夫人,分别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扩展资料:

三位国夫人中玄宗最宠爱虢国夫人,给她随时入宫拜见的特权。不过虢国夫人也难逃红颜薄命的结局。安史之乱中惊闻杨国忠死讯,她和国忠的妻子裴柔一起出逃,官兵追杀而至,眼见无处可逃,她应裴柔哀求,亲手将杨国忠的一双儿女和者洞行裴柔刺死,然后挥剑自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虢国夫人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