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被称为清妖
清朝为什么要称为"清"?
清人原号后金,为入主中原后,汉人对金这个国号的敏感,为了统治的方便,故改国号为清
-----------宏扰----
里边还有五行周易的原因
清朝原为金国,而明朝之“明”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焕”字也属火。后女真族改“满族”,金国改大清国,“满清”蔽仔旦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最后灭掉明。
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大金”,姓氏“爱新觉罗”的意义是“金”。清皇太极改“大金”为“清”,戚游是因为“清”用水作偏旁,而“明”字含火义,以清代明,犹如水灭火。因此皇太极是利用迷信为自己夺取全国政权造舆论。
------------------
3楼说我没有道理,其实不对
灭明的是李自成不假,但是人家问得是为什么改叫清,那时候明朝还没有灭亡,你别搞错了先后顺序。五行不是清灭明的主要原因,但五行是皇太极改国号的原因之一。
至于3楼说的“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这种说法,我觉得不现实,因为首先“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这个说法谁能知道?在各族百姓中的普及度是多少?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改叫清,那政治作用应当是微乎其微。
所谓笼络人心,就需要更为通俗易懂,更加贴近底层百姓的理念来施加影响,更何况皇太极的目标是明,有多少明人知道什么“清之帝王”?当然还是五行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为什么太平天国要把清朝的官兵喊做“清妖”?
我同意楼上“回眸那历史磬音”的意见:太平天国军信仰“拜上判贺世帝教”,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信徒掘肢,领导人(洪秀全)是上帝的儿子(次子,耶稣的弟弟),所以是神的派别。而不信这个并且还做坏事的人(清军)就是和神相对的概念,是“妖”。 神妖对立,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中很常见,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是最典型的。太平天国的农民军文化程度不高,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多来自这些话本小说民间说唱等,拍老所以最熟悉的也就是这一类内容。
清朝在被太平天国沉重打击过以后,为什么反而续命了?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席卷东南半壁,转战18个省,坚持14年,最终在中外联合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彻底失败。
那么,这个摧枯拉朽的太平天国起义,到底给腐朽的清王朝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沉重打击了清朝腐朽统治
作为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
太平天国自广西起兵,途径湖南湖北,然后顺江东下直捣南京,横扫东南半壁。在太平伍返逗天国所经之地,清朝的基层政权受到极大的冲击,很多地方机构被连根拔起。
清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民众的控制,清朝设置了“八旗+绿营”的地方管理形式,在大城市设置“满城”,用于安置八旗士兵;而在乡村地区,则是由大量绿营兵进行驻扎,监视广大民众。
太平天国爆发时,洪秀全宣布清朝为清妖,对八旗和绿营进行了惨烈的报复,直接导致清朝在南方的统治不复存在。
太平天国的定都南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扩张,如西征、北伐、东征,几度攻破清朝的江南江北大营,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基础。特别是北伐军,虽然只有2万多人,但是最远打到了天津附近,一度使得清朝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
太平天国的崛起也同样鼓舞了北方的捻军,他们和太平天国南北呼应,成为清朝的心腹大患,他们也成为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使得清朝失去了帝国运转赖以维系的苏浙赋税重地。清朝陷入风雨飘摇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强纷纷加强了对清朝的入侵,比如1856年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被迫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丢失了九龙、外东北和外西北等大片土地。
1962年,陕甘回乱爆发,此时的太平天国和捻军继续坚持抗战,列强也不断加深对清朝的渗透,清朝遭遇到立国以来局势最为危急的局面。
另外,在太平天国转战南方的过程中,由于南方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所以因太平天国运动而丧命的人口超过1亿人!根据学者范文澜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记载:扬州、苏州、南京在太平天国战争后“二三十里无居民”“竟日不逢一人”。昔日帝国最繁华的江南地区一度成为人家地狱,这既有太平天国的功劳,也有清军的罪恶。
2、客观上为清朝续命几十年
虽然沉重打击了清朝,腔卖但即使打击再沉重,也无法彻底消灭清朝。因为此时的列强已经开始纷至沓来,他们的加入使得太平天国和清朝的阶级斗争逐步转化成国际事件。
在太平天国运动刚刚爆发时,列强选择了中立。所谓中立就是静观事态发展,待到形势明朗时再行动。最初的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是比较同情的,因为洪秀全打的是上帝的旗号,这和基督教熏陶下的西方国家天然亲切。
但是虽然拜上帝教比较疯,洪秀全这个人比较坑,但是面对西方攫取在华权益的要求,他选择了拒绝,这就自然而然将列强推向了清朝的怀抱。
在太平天国和列强决裂后,清朝和太平天国逐渐结成同盟,列强甚至组织洋枪队帮助清军作战,太平天国就是在这样的联合围剿下最后走向失败的。
当然,打败太平天国的最主要敌人还是自己。由于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太平天国迅速腐化,随之导致了你死我活的内讧,葬送了大好的抗清局面,使得太平天国在1856后由盛转衰。
因为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是拜上帝教,这和封建时代的儒家思想天然冲突,因此太平天国难以得到我国地主阶级和士绅阶级的支持。在无法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地主和士绅阶级只能和清朝抱在一起。
面对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地主阶级摒弃隔阂、放下成见,组成了最坚固的统一战线,以曾国藩、李鸿章以及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汉人官僚,全力绞杀太平天国和捻军,经过浴血奋战,使清朝逐渐转危为安。
在绞杀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不得不将部分权力下放到汉人官僚手里,这使得汉人官僚地位空前上升。清朝的放权使国家权力由朝廷到地方逐渐下移,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逐渐被以督抚为核心的地方分权体制所取代。清朝政治架构的重组使得清世档朝的统治阶级内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革新,这为延续清朝国祚打下了良好基础。
因为削弱了皇权,清朝获得了一个相对活跃和开明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我国在技术装备上开始近代化。
由于清朝的近代化努力,算是抓住了时代的尾巴,技术的进步使得清朝避免了其后被农民起义倾覆的危险。再加上列强对清朝的“特殊照顾”,使得清朝得以成功续命几十年。
不过到了清朝末期,清朝的灭亡与否完全取决于各国列强!
【原创】太平天国第一个好角色:四眼狗陈玉成被擒记
关于陈玉成,先简单介绍一下其人概况。
陈玉成(公元1837年~公元1862年),原名陈丕成,后洪秀全赐名玉成,广西藤县客家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清穆宗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为太平天国叛徒奏王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至清营,被杀,终年26岁。
太平天国在大清王朝的治下,历时十四年(公元1851年~公元1864年)。其力量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600余座城市。就此战绩而言,太平天国人才之众,也是可想而知的。
太平天国众多人才之中,为什么会说陈玉成是“第一个好角色”呢?
这既非无稽之谈,也非信口开河之语。
清赵雨村《被掳纪略》中《刀口余生》有云:
“我问戴先生:‘英王是何人?’遂大为惊讶:‘这样人,尔犹不知道?尔亦知湖北省会,安徽省会,浙江、江苏省会,谁破乎?皆系此人。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个好脚色。’”
文中戴先生口中的英王,就是陈玉成。在戴先生的口陆圆中,英王陈玉成是:
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个好脚色!
既然掘御说到此处,那么,就顺便说说关于陈玉成的评价,以证《被掳纪略》中的戴先生所言,并非过誉之词。
晚清中兴名臣、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曾说:
“贼中精锐,只四眼狗一支耳,他何足虑耶!”
戴德坚在《蓬莱馆尺牍》说:
“凶狡杰出,善摧大敌”、“近世罕有其匹”。
曾为僧格林沁幕僚的方玉润在《星烈日记》说:
“此贼不灭,两湖未能安定”。
清人赵雨村《被掳纪略》中说:
“曾文正奏折有云:‘自汉唐以来,未有如此贼之悍者’。”
《清史稿·洪秀全传》说:
“玉成凶狠亚杨秀清,而战略尤过之。”
以上评价,也可略知陈玉成英勇之一二。
注意,胡林翼对陈玉成评价时,曾用“四眼狗”一词。
关于“四眼狗”一词,也需讲说清楚。
原本,太平天国称清兵为“清妖”,顺此思路推测,作为陈玉成对立面的胡林翼,称呼其为“四眼狗”,是否也是满清对太平天国的痛恨情绪的表达呢?
可以肯定地说:
第一,“四眼狗”一词,满清一方称呼起来,肯定有痛恨、贬斥、鄙弃的情绪在里面。当然,这种情绪的表达,主要在“狗”字。这就如同太平天国称呼清兵时,其所用的“妖”字。
第二,“四眼狗”一词,并非是满清加给陈玉成的,而是陈玉成在军中的绰号。然而,“清妖”一词,却是太平天国“官方”确定的对清兵的敌视性的称呼,这个必须清楚。
为了支持第二条论述,关于“四眼狗”一词的来由,可参看相关资料的记述。
清人王韬《弢园笔乘》中云:
“陈贼两目下有黑点,状若目睛,贼中因呼之为四眼狗,势方横甚。”
这里说得很明确,“四眼狗”的称呼,是陈玉早散塌成自家人这么称呼的。
清人罗惇曧所著《太平天国战记》中云:
“玉成眼下双疤,军中号四眼狗,饶勇富谋略,十九当大敌,二十四封王。”(实是二十三岁就封王。)
这里也是说,陈玉成“四眼狗”的称呼,是在其军中的称号。
清人赵雨村《被掳纪略》中云:
“人身体不高,面黄白色,声音出林,两眼下各长一紫痣,故号‘四眼狗’。”
这里仅从体貌特征说出了“四眼狗”的来由。
清人欧阳昱《见闻琐录》中《地名不祥》一节云:
“王朴山有班虎之称,贼目陈玉成,人呼之为四眼狗。王与陈战,败之。陈退至平阳扎营,自喜曰:‘虎落平阳被犬欺。’遂回军败王师。”
这里“四眼狗”一词,应该是人人均称呼的。
清人徐珂所编《清稗类钞》中《异秉类》有《张文达为箭雍后身》云:
“后粤寇难作,其酋有绰号四眼狗者,为陈玉成,睫下有双黑子,所向无敌,”
可知,“四眼狗”是陈玉成的绰号,并非仅限于满清对其痛恨情绪发泄时所称。
当然,到了后来,满清的官方文件中,为了表达其痛恨情绪,他们对陈玉成的称呼,也就多用陈四眼狗了。
第三, 陈玉成之“四眼狗”,并不是后世其他意义的贬斥称呼。关于此,因涉嫌人身攻击,此处不详。
第四,在犬属中,的确有四眼狗,是属于中华田园犬中的一种,普遍存在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因为其眼睛上面有棕白色两点,看起来好像有四只眼睛,所以民间称其为四眼狗。
陈玉成的大体情况,有必要讲述、澄清的,基本说明了。
下面,来说说陈玉成被擒的事情。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多隆阿围攻庐州,陈玉成决定弃城北走,同远征的西北军会合。
多隆阿为谁?
多隆阿(公元1817年~公元1864年),字礼堂,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隶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与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
此时,盘踞在寿州已暗投清军的太平天国奏王苗沛霖诱劝陈玉成前往寿州,并许诺帮助陈玉成攻取河南。陈玉成不听部下的再三劝阻,决意出走寿州,结果中计遭擒,被送往清帅胜保营中。
胜保又是哪一个?
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举人出身,清军统帅。清文宗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与钦差大臣琦善等在扬州立江北大营,会办军务。不久,赴安徽追击太平天国北伐军,后被授为钦差大臣,节制各路清军,因久攻高唐不克,被遣京治罪,发戍新疆。太平天国北伐军失败后,始被召还,参与剿捻,并曾抗击英法联军。终因行为骄纵引起清廷不满。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逮捕解京,次年(公元1863年),念其战功足录,从宽赐自尽。
陈玉成被押到胜保营中,入内之后,只见胜保高高上坐。
看到陈玉成之后,胜保惊愕地盯着他说:
“见了本帅,成天豫为何不跪?”
成天豫,是太平天国记功,最早给陈玉成的封号。
猜想,胜保对陈玉成的底细非常清楚,他知道陈玉成曾被封为成天豫,他更清楚陈玉成是太平天国的英王。但是,面对这个阶下囚,他不愿意用“王”来称呼他。
陈玉成回答说:
“我是英王,不是成天豫,我为什么要跪?你原本就是我的手下败将,怎么还在我面前作态?”
胜保虽然有些羞惭,但是,他还是说道:
“你那么厉害,怎么还是被我擒获了?”
陈玉成说道:
“是我自投罗网,怎么算得上是你的功劳?我今天死,苗贼(沛霖)明天就会被消灭。”
陈玉成接着说道:
“你还记得合肥官亭兵事吗?你领着二万骑兵,和我一场大战之后,你可有一骑存活?”
胜保默不作声。
然后,胜保吩咐,为陈玉成安排了酒食,劝说他投降。
陈玉成说道:
“大丈夫死就死了,没必要饶舌!”
胜保见陈玉成无心纳降、死意已决,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于是,陈玉成被杀。
话说,陈玉成的两只眼睛下面都有疤,军中称其为“四眼狗”。他骁勇善战,非常有谋略。
十九岁时,陈玉成就能力当大敌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陈玉成就被晋封为英王,时年二十三岁。
最初,陈玉成为检点,善战多能,在湖北有三十检点回马枪之号。他所率领的军队,在诸镇之中,是最强的。
陈玉成与曾国藩相持数年,曾国藩对他也十分畏惧。
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听到陈玉成的死讯之后,感叹说:
“这下,我孤立无助了!”
这时,裕(郎西)庚在胜保的帐下做幕僚。
简单说说裕庚。
裕庚本姓徐,字朗西,祖先本汉人,姓徐,后入汉军正白旗。优贡生,初参两广总督英翰幕事。官太仆寺少卿,出使日本、法国时官拜大清驻西洋特使。有二子二女,长子馨龄、次子勋龄、大女儿德龄、二女儿容龄。他们兄妹均随其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受过西方教育,精通英、法文。裕容龄在法国还专门学过芭蕾舞。德龄和妹妹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写有《清宫二年记》。
陈玉成被擒获后,裕庚曾去看他,大体印象如下:
陈玉成一表人才,容貌秀美,个子不高,比中等身材人还要矮一些。
据裕庚说,陈玉成的两只眼睛底下各有黑点(与“有疤”一说异),这也就是他被称为“四眼狗”的由来吧。
陈玉成的谈吐极为风雅,他熟读历代兵事战史。一说起这些来,他都是侃侃而谈,旁若无人。
裕庚曾一一列举太平天国的悍将,问陈玉成他们的分量。
陈玉成回答说:
“你说得这些人,都不是将才。要说统率才能,冯云山、石达开还勉强可以吧!我死之后,我天朝将无法振兴了!”
陈玉成与裕庚的谈话中,没有一句涉及到自己的私计、私事。
陈玉成被杀之前,所上的供词,全都出自裕庚的手笔,并非真是陈玉成亲自手书。
陈玉成的妻子颜色绝美,他被擒获之后,其妻被胜保收纳。
据说,胜保得了陈玉成的妻子,对其有专房之宠。胜保的军队走到哪里,就把陈玉成的妻子带到哪里。
等到胜保被清廷逮押,刚到黄河边,他的辎重、侍妾就被德楞额截夺而去了。
胜保向多隆阿投诉,德楞额才把截夺的辎重还给他。但是,德楞额将胜保的侍妾留了下来,他对人说道:
“这是逆贼陈玉成之妇,不能随胜保前行!”
胜保也无可奈何。
另外,苗沛霖暗中降清,诱捕陈玉成,献给胜保,陈玉成被杀。很快,苗沛霖又举兵反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他在安徽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为其部下所杀。
本文所述陈玉成事,依佚名氏《洪杨轶闻》中《陈玉成受擒记》一节而成。
(全文结束)
清朝对太平军极为痛恨,为什么却单单放过韦俊?
太平天国的北王韦昌辉,有个亲生兄弟名叫韦俊,也是太平天国中的一员猛将,先后跟随秦日纲、石达开西征,参与过攻打武昌、岳州、田家镇等战役,为太平天国作出极大贡献,官至右军主将。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争权夺利趋于白热化,终于爆发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死于非命。
而这个过程中,韦昌辉先是联合秦日纲杀死杨秀清,后又被洪秀全联合秦日纲擒杀,可以说是被钉在了太平天国的耻辱柱上。受韦昌辉的影响,韦俊在太平军内的日子是越来越混不下去。终于1858年,韦俊投降清廷,被封为参将,驻守安徽池州。
韦俊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中高级将领,他的举动给太平天国带来很大的打击。更加严重的是他的投降,直接涣散了太平军含庆好的军心,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这里有个奇怪的点,一般来说清廷对待太平军将领,都是巴不得凌迟处死,可为什么单单不杀韦俊呢?
如果是别的朝代,这样的问题根本不用问,造反团体中的大官投诚过来,肯定得善待,以便引诱更多的人归顺。
但清廷、太平天国与别的朝代不一样。太平军称清军为清妖、胡奴、妖魔等,清军称太平军为长毛、长毛贼、发谈铅逆等,双方誓不两立,仿佛有着杀父夺妻之仇,不共戴天。交战的时候,战况是非常惨烈的。
因而对于满清统治者派来的清军,太平天国绝不手软。前期,如果是汉人,被俘虏后表现好的可能侥幸留得性命,如果是满蒙人,只有死路一条。后期,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基本不留俘虏,一律杀光。
据说太平天国攻入南京的时候曾下过一道命令,凡是满清官员,满族人,文人、僧尼道士、商人、百姓,全部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头。
同样的,清军对太平军的手段也相当残忍。尤其是那些太平军中,参加金田起义的老广西,逮住一个处决一个,不给投降的机会。
并且处决的方式不是普通的一刀砍死,不折磨得让旁观者都胆颤心惊不罢休,最常用的是凌迟,也就是俗称的千刀万剐,非如此不能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对太平军的痛恨。
被清廷杀害的太平军名将很多,包括林凤祥、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人。这四人中,前三位都是铁骨铮铮,宁死不降,到李秀成这里,情况却有了一点变化,他似乎表现出了投降的意愿,按曾国藩的要求,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李秀成想效仿三国时的姜维,暂时诈降,再图后事。但不管他是真降也好,假降也好,依然被曾国藩处死了。
还有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即天国的幼天王,明确表示归顺清廷,极尽摇尾乞怜之态。他的身份很高,本人又没有什么能力,很适合作为招降太平军的旗帜,但清廷将他凌迟了。
从李秀成及洪天贵福的遭遇,就能看出清廷不怎么看重太平军降将。既然如此,又为什么对韦俊破例呢?不但没治他的罪,还给他高官厚禄,让他平平安安地活到了1884年。
这一方面是因为韦俊早已同太平天国离心离德,他不是被俘,而是主动投降。
早在1855年,韦俊就有了背叛的念头。当时他和兄长韦昌辉相互配合,在攻克武汉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后来洪秀全却派太平军兵分三路相继进入湖北地带,等于是摘了韦氏兄弟胜利的果实,韦俊差皮心怀不满。
让韦俊下定决心当叛徒的,则是天京事件。
东王杨秀清越来越过分,对天王洪秀全步步紧逼,篡位之意很明显,洪秀全为维护其最高权威,假借韦昌辉之手诛杀杨秀清,韦昌辉对杨秀清积怨已久,大开杀戒酿成惨案,受到石达开等将领的指责,洪秀全又将一切推给韦昌辉,将其五马分尸。
当时韦俊正在守武昌,得知此事后极为愤怒,加上弹尽粮绝,后勤供应不上,一气之下于1856年的12月大开城门率部出走了。
他投降清朝的时间是1858年,中间一年多去了哪里,史料上没有记载,这是一个迷,可能是打游击,或者沦为真正的匪徒。
清廷肯定了解过韦俊的经历,像他这样本来就和太平天国有矛盾的,假投降的可能性很低,不用刻意防备。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韦俊降清的介绍人是李鸿章。
韦俊守武昌,攻打武昌的就是李鸿章,李鸿章对武昌采取的是久困之策,围而不攻,还命令手下不得骚扰生事。这就代表着他们之间没有发生过血战,坐下来谈一谈的心理障碍会小很多。
两人应该有过交流,而且对彼此的印象不是那么坏。李鸿章愿意成为韦俊降清的介绍人,实质上是一种担保,韦俊对李鸿章也有一定的信任,才请他牵线搭桥。
那时的李鸿章虽然还没有后来权力那么大,但曾国藩对他十分重视,有他的担保,韦俊就安全了。
清朝(清妖)跟天平天国(长毛)哪个才是中国的正统?
这个不一定,要看你的立场了,你若信奉太平天枣燃国的话那在你的眼中太平天国才是正统。你若站在太埋岩答平天国的对立面,那清朝才是正统,太平弯慧天国就是妖人了。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