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昭伯喜欢宣姜吗

博主:专业专业 昨天 1

宣姜:三次婚约,身不由己,却背上千年的骂名

宣姜:春秋时期齐僖公之女,卫宣公的夫人。

有绝色容颜,与卫国公子伋订有婚约,却阴差阳错成了公公卫宣公的新妇,生子公子寿和公子朔。

在公子朔的挑拨下,公子伋和公子寿接连被杀,不久卫宣公去世。

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政基不稳,不久被赶走,八年后,在宣姜哥哥齐襄公的帮助下,重掌权。

齐襄公出馊主意让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娶宣姜,婚后琴瑟和谐,生三子两女。

因为卫宣公的好色,宣姜背上了“乱伦”的罪名,在她生前死后,骂声从未停止。

01

在周朝建立初期,姜子牙做为佐君功运橘臣被封在齐地,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在西周拥征伐大权,可以讨伐姿粗诸侯,因此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周平王东迁,周朝国力衰微,越来越无法控制各个诸侯国。

春秋正式拉开序幕,诸侯国之间不断征伐,结盟壮大,齐国的齐僖公成为这一时期的佼佼者,是春秋三小霸之一。

结盟最可靠的武器是什么?女人。

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均是天生丽质难自弃,是春秋时期声名远播的姜氏姐妹花。

大女儿是宣姜,名字不详,那迹悄镇个时代,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称姓,齐国国君为姜姓,又因为她后来嫁给了卫宣公,固称宣姜。

话说宣姜及笄之后,齐僖公开始给她物色夫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她的夫君不能是齐国人,她必须嫁的最有价值。

挑来挑去,齐僖公挑中了卫国太子、卫宣公的儿子公子伋。

说起这个卫宣公也是一个奇葩人物,他是卫庄公的幼子公子晋,一直在邢国做人质。

卫庄公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早亡,次子公子完做了太子,三子州吁最受宠爱也最为骄横好战。

卫庄公死后,公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州吁的骄横好战卫庄公肯包容,但卫桓公不愿意,于是罢免了他的官职。州吁出逃,后来杀死卫桓公自立。

州吁开了弑君的先河。

自立后的他依然好战,国人厌烦,大臣石蜡联合陈国杀死了州吁,迎回公子晋做了卫国国君,是为卫宣公。

卫庄公死后,卫宣公看上了父亲的宠妾夷姜,两人很快暗通款曲,并生下公子伋。

卫宣公继位后,更是立夷姜为夫人,公子伋为太子,并让右公子为公子伋物色妻子。

于是,宣姜与公子伋有了婚约。

02

宣姜和公子伋,对这桩婚事都很满意。

门当户对,又男才女貌。

只是可惜……

沉浸在喜悦中的两个人都不知道命运已经偷偷更改。

卫国有见过宣姜容貌的谄媚大臣对着卫宣公夸赞宣姜。说她生的明眸皓齿,袅娜娉婷,隐隐有绝世之姿,比之夫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卫宣公一听,开始后悔为公子伋定了这门亲,如此国色,该自己娶才是。

想来想去,卫宣公终于决定自己娶,怎么娶?是个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生米煮成熟饭。

他命人偷偷在迎亲的必经之地,淇水河畔造了一座行宫,名为新台。然后又将公子伋打发去他国访问。在公子伋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他准备迎娶宣姜。

此时的宣姜正在准备嫁妆,向往着婚后两个人浓情蜜意的生活。哎呀,想想都觉得害羞。

迎娶的日子到了,卫宣公早早的在新台等着。

不明缘由的宣姜被迎到了新建的新台而不是卫国王宫,然后举行了有些别扭的婚礼,她本来以为这是卫国的婚嫁风俗,于是安静的在婚房里等着她的夫君掀开她的盖头,然后春宵一刻值千金。

终于来了,他踉踉跄跄的进到床前,低头打量她,她心里怦怦跳,就要见到那个温润俊雅的夫君了。

现实却给了她当头棒喝,她拒绝,他强硬又粗鲁,到了最后,她屈辱地被动的接受。原来她嫁的是卫宣公,一个本该是她的公公的人。

她让人传信告诉自己的父亲齐僖公,得知此事,齐僖公怒火中烧,然而静下心来仔细一想也未尝不可。

女儿这是提前做了夫人,倘若嫁给公子伋,公子伋虽然是太子,但保不齐出个什么岔子就当不上了。况且嫁给了卫宣公,从此卫宣公就矮了自己一截,称自己为岳父了。

父亲的默许让宣姜心灰意冷。

远在他国的公子伋听到大婚的消息,欲哭无泪,可是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两人见面,本为夫妻,如今却要母子相称。

宣姜曾向公子伋示好,但公子伋一直避之不及。

日子一天天过,宣姜为卫宣公生下两子,一为公子寿,一为公子朔。

03

两个小生命的到来给宣姜带来了希望,她逐渐没了缱绻心思,而是尽心抚养两个孩子。

只是两个孩子性格南辕北辙。公子寿善良,温和,和公子伋走的很近;公子朔狡猾,阴狠,常常独来独往,还私自蓄养死士。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随着两个孩子的慢慢长大,宣姜动了立公子寿为太子的心思,而公子朔也想着成为太子。

公子朔仗着卫宣公的宠爱,常常说公子伋的坏话,起初卫宣公并不理会,毕竟公子伋什么性子他这个当爹的很清楚。

公子朔见没有成效,就去说服宣姜,和她说其中的厉害关系。卫宣公曾那样对待公子伋,倘若公子伋将来继位,怎么可能容得下他们母子。

宣姜细想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公子伋现在对她们女子好不代表他心里没有别的想法。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宣姜也觉得公子伋心思歹毒,于是帮着公子朔在卫宣公面前挑拨卫宣公和公子伋的父子关系。

公子朔说几次他可以不在乎,可是宣姜也开始说,他重视起来,毕竟是夺妻之恨啊。

终于在又一次宣姜说起公子伋的坏话时,卫宣公安抚好宣姜,又将夷姜叫来,责怪她教子无方。可怜早已失宠的夷姜百口莫辩,不如一死,回到自己房间自尽身亡,卫宣公毫不动容。

天长日久,终于卫宣公对公子伋动了杀心。

卫宣公明里派公子伋带着使旗去出使他国,暗中却让刺客埋伏在必经的河岸边,见到所持使旗之人便杀掉。

宣姜虽一再诟病公子伋,但并没有想要他死,知道卫宣公的计划后,她很害怕,于是让公子寿向公子伋通风报信,让他赶紧逃离卫国,无奈公子伋再一次屈服在父权的淫威下,不肯逃跑而是继续完成任务。

为了保全公子伋,公子寿假意与之饯行,将他灌醉,手持使旗上路,在河渡边上被刺客杀害。

公子伋醒来后,不见了使旗和公子寿,他本是玲珑心思,一想就知道事态严重,急忙赶往刺杀的地方,结果却只看到了公子寿的尸体。

他趴在公子寿的尸体上大哭,对刺客承认自己的身份,刺客一听又把公子伋杀死了。

说实话,很难理解公子伋的行为,公子寿明明已经为了他牺牲了,它却还是继续赴死。

或许不是真的愚忠愚孝,而是对父亲死心了,从娶亲一事开始,他任由父亲摆布,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只是白白牺牲了公子寿。

消息传来,宣姜大哭一场,倘若不是她起了不好的心思,何至于一下子失去两个人?

而卫宣公也一下子老了很多,他本来属意公子寿做太子,而如今……

不久,卫宣公去世。

04

公子朔如愿以偿,卫宣公死后,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然而他的政基不稳,公子伋和公子寿在朝中威望远胜于他,大臣们发动政变为公子伋和公子寿报仇。

卫惠公匆忙逃亡齐国,此时齐国已经是宣姜的哥哥齐襄公当政。卫惠公请求舅舅发兵为自己夺取政权。

齐襄公担心宣姜的安危,派使臣与卫国交涉,卫国自然不敢对宣姜怎么样。

然而齐襄公却出了个馊主意,既然宣姜一开始是与公子伋有婚约,现在公子伋死了,就让公子伋一母同胞的弟弟公子顽娶宣姜吧。

这是什么主意,有没有问过宣姜,当然不需要,她的婚事完全有父兄做主。况且她的儿子卫惠公有求于齐襄公,就算心里再不愿意。她也不得不嫁。

公子顽亦是被逼着娶宣姜。这两个人,一个不愿意嫁,一个不愿意娶。却不得不完婚。

阔别王位八年的卫惠公终于又做了国君,公子顽成了卫昭伯。

虽然开始的很尴尬,这对夫妻婚后倒是琴瑟和谐,相亲相爱,接连生了三子两女: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其中许穆夫人是历史上最早的爱国女诗人,享有极高的声誉。

婚姻一波三折的宣姜耗尽了自己的心力,而她的才情根本没有来得及发挥,还好,还好培养了许穆夫人。

相夫教子的宣姜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线。

然而伴随她的“乱伦”罪名却从来没有消失。

明明是卫宣公不顾伦理夺了儿子的妻子,改写了宣姜的命运;明明是齐襄公将宣姜硬塞给公子顽;明明是……

可是,世人眼里,宣姜却是那个“乱伦”的人,她是红颜祸水。

世道对女子何其不公,对男子何其宽容。

诗经故事之«载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鄘风第十篇《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许穆夫人,是宣姜的女儿。

宣姜?没错,就是《新台》的女主角,之前在《二子乘舟》的故事中提到过,本来是要嫁给公子伋,结果被公子伋的爹看上了。后来,她的二儿子公子朔设计害死了本来应该继承君位的公子伋,顺带脚搭上了她的大儿子公子寿。

要说这宣姜呢,也真是命苦,嫁人嫁的不如意,自己家孩子还闹得鸡飞狗跳,终于熬到有个儿子做上一把手了,可惜没做几天,就被人撸下来了。没辙,儿子跑了,跑到齐国求助。齐国当时的Boss是齐襄公,宣姜的哥哥,也就是公子朔的舅舅。

齐襄公本来答应了公子朔,帮他兴兵复国,好巧不巧,自家也有大事要忙,就先让公子朔一边凉快凉快。可又怕自己家妹子在卫国吃亏,脑子一热,想了个歪主意:在卫国再给妹子寻个婆家!

这个新婆家,其实也不新,还是他们老卫家。谁呀?卫宣公另一个儿子,伋子的弟弟——卫昭伯!

齐襄公说了,本来我妹子去你们卫国是要嫁给世子小鲜肉的,没想到让个老不死的卫宣公抢了鲜儿。现在老不死的死了,小鲜肉也没了,不能再亏待我妹子了,卫昭伯,我妹子后半生的幸福就交给你了哈!

有点乱是吧?理顺一下辈分。

1——伋子、寿子、朔子、卫昭伯都是卫宣公的儿子。

2——宣姜是卫宣公的媳妇儿。

3—滑野—宣姜也是卫昭伯的媳妇儿。

徐培均老师在诗经注解中说宣姜与卫昭伯私通,其实不是。这种嫁娶方式在当时是合法的,而且有个专门的名称,叫“烝”,当然这种方式是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而且这样一来辈分确实很容易搞乱,慢慢的就被废止了。

《东周列国志》里说,卫昭伯娶宣姜是极不情愿的,只是迫于齐国的压力,没办法。依我看未必,毕竟宣姜给他生了五个孩子,可见其恩爱。这五个孩子,其中就有这篇《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

这位许穆夫人待字闺中时就有着比男子更为远大的抱负和眼光。当时,齐国和许国同时来卫国求婚,依许穆夫人(后来嫁给许穆公才有这个称号,出嫁前的名字已无从考证巧吵)的意思,齐国应是首选,一来齐国实力雄厚,二来地理位置上离卫国要近,将来卫国有事,肯定是一个强援,可卫国Boss不这么想,谁给的彩礼多,我就选谁,结果就把她嫁到许国去了。

没几年,卫国Boss卫懿公因为养鹤开支过大,搞得民怨沸腾,北狄趁虚而入,把卫国杀了个措手不及。

许穆夫人得知母国有难,第一反应就是向夫家求助。可是胆小如鼠的许穆公怕引火烧身,拒绝出兵。

一气之下,许穆夫人自己带领亲信奔卫国而去,欲加以增援。许国上层得知后,急急追赶,欲加以阻拦。于是就有了这篇传世经典《载驰》。其中心意思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大概就是:你们都不是好东西,怎么会明白姐姐我的心思?既然你们不理解我,姐姐也没必要跟你们回去了。瞧你们那熊样!都滚回去吧!

诗中没写许国大夫后来怎么着了,料想往回走时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吧。因为卫国最后还是在齐国的帮助下,收复失地,并拥立许穆夫人的哥哥孝让侍公子申为君,是为卫戴公。可惜戴公福薄,在位一年就去和先人团聚了。于是许穆夫人的另一位哥哥公子毁上位,是为卫文公。

这里有两件事值得品味。

首先是许穆夫人在卫国重建后的政治作用。史书未有记载,简略分析一下。

卫国被北狄干掉之前,是卫懿公当家,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卫惠公是谁?是公子朔,就是把伋子和寿子一起干掉的那位。

而许穆夫人是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后来她扶植的两位君主是都是自己的同胞哥哥。

同时,卫昭伯是卫惠公的哥哥,宣姜又是卫惠公的亲妈。这么着,卫惠公和许穆夫人这两枝家族,关系就有点尴尬了。

按理说卫人复国,还应该让卫懿公家的孩子来当家吧?卫懿公没孩子吗?有啊!谁?——公子开方,就是后来给齐桓公打工的那位。放着好好的世子不当,给别人打工去了,为啥?他是个聪明人,知道回去了也没他地儿,搞不好还会丢了脑袋,还不如在老齐家吃口饭稳当呢。

所以,许穆夫人在这段时期,没准就是在垂帘听政。

为啥她一个小女子能垂帘听政呢?除了过人的才智和魄力,还得有强大的军事后援才行。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史料未载的有趣事件:齐桓公和许穆夫人的关系。

当初齐桓公也是向许穆夫人求过婚呢,可惜因为彩礼拿少了,没能抱得美人归。(按辈分来说,许穆夫人应该是齐桓公的外甥女,不过这在当时,都算小事)。

多年以后,许穆夫人因国事向齐桓公求援,对于齐桓公来说,这倒也是个顺水人情,于是就有了推进桓公霸业的“存邢救卫”。

试想当年,管仲的“诸夏亲暱”固然高标民族大义,然而救卫之后还帮助重建都城什么什么的,这无私奉献的就有点多了。难怪后人也有猜想,齐桓公救卫是出于对才貌双全的许穆夫人的倾慕。

许穆夫人当初不也是芳心暗许于意气风发的齐家小白吗?

若是当年有情人真成眷属,许穆夫人留在诗经里的文字,应该是另外一种画风了吧!

卫国第十五任君主:卫宣公 屡次与郑国、国等国发生战争

人物生平 拥立继位

卫宣公,姬姓,卫氏,名晋,是卫庄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晋。卫庄公二十三年(鲁惠公三十四年,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公子晋的哥哥太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

卫桓公十六年(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公子晋的另一个兄弟公子州吁聚集从卫国逃走的流民袭击杀害卫桓公,自立为君,史称卫前废公。

卫国人因卫前废公杀害卫桓公,而且喜好打仗,所以都不拥护他。同年九月,卫国大臣石联合陈桓公杀死卫前废公。十二月,石将公子晋从邢国迎回卫国,并拥立公子晋继位,是为卫宣公。

征战会盟

卫宣公元年(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四月,郑国军队入侵卫国郊外。卫国人带领南燕国军队进攻郑国,郑国大臣祭足、原繁、泄驾带领三军进攻燕军的前面,派公子曼伯和公子子元偷偷率领制地的军队袭击燕军的后面。燕国人害怕郑国的三军,而没有防备从制地来的军队。六月,公子曼伯和公子子元在虎牢关击败燕军。当时,国趁卫国动乱之际,出兵入侵卫国,所以卫国的军队进入国。

卫宣公四年(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春天,齐国国君齐僖公准备让宋、卫两国与郑国讲和,并已经确定结盟的日期。宋殇公用财币向卫国请求,希望先行见面。卫宣公同意,所以在犬丘举行非正式会见的仪式。晌神齐国最终使宋、卫两国与郑国讲和。

卫宣公六年(鲁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秋天,卫国宴销亏与蔡国、国没有按照周天子的命令会师讨伐宋国。同年七月初五日,郑国的军队进入并停留在鲁国的远郊,卫军、宋军趁此攻进郑国。蔡军跟在后面进攻戴地。八月初八日,郑庄公包围戴地。八月初九日,因卫、宋、蔡三军不合,郑军于是攻克戴地,俘虏三国军队。

卫宣公十年(鲁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卫宣公与齐僖公在蒲地会谈。

卫宣公十二年(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夺去郑庄公在周王朝的职务,郑庄公因此不再朝觐周桓王。周桓王带领卫、蔡、陈三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出兵抵御。周桓王率领中军;虢公林父率领右军,蔡军、卫军隶属于右军;周公黑肩率领左军,陈军隶属于左军。郑国的子元建议用左方阵来斗棚对付蔡军和卫军,用右方阵来对付陈军,郑庄公采纳子元的建议。曼伯担任右方阵的指挥,祭仲足担任左方阵的指挥,原繁、高渠弥带领中军护卫郑庄公,摆开一种名叫鱼丽的阵势,前有偏,后有伍,伍承弥补偏的空隙。双方在葛交战,郑军发起进攻,蔡、卫、陈军一起奔逃,周军因此混乱。郑军从两边合拢来进攻,周军大败,郑军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

卫宣公十四年(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卫军联合郑军、齐军攻打盟邑、向邑。周桓王把盟邑、向邑的百姓迁到郏地。

卫宣公十七年(鲁桓公十年,公元前702年),卫、齐、郑三国联军与鲁军在郎地交战。

卫宣公十八年(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卫、齐、郑、宋四国在恶曹举行会盟。

去世子继

卫宣公十九年(鲁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十一月丙戌日,卫宣公去世,谥号宣公。卫宣公死后,太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为政举措

卫宣公在位时期,屡次与郑国、国等国发生战争;曾在齐国国君齐僖公的调解下与宋国讲和,并与齐僖公在蒲地会谈;同齐、郑、宋三国在恶曹举行会盟。

轶事典故

当初,卫宣公和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儿子公子(一作急子),卫宣公便把公子托给右公子抚养。卫宣公很宠爱夷姜,因此将公子立为太子,并让右公子教导他。

后来,右公子替太子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还没有成婚。然而卫宣公看到宣姜长得漂亮,喜欢宣姜竟自己把她娶过来,并再替太子娶另外的女子。卫宣公得到宣姜后,宣姜生下两个儿子公子寿(一作寿子)和公子朔,卫宣公让左公子教导他们。

夷姜因此失宠,上吊自杀。夷姜死后,宣姜和公子朔一同诽谤太子。卫宣公自从夺娶宣姜后,心里开始厌恶太子,总想废掉他。当卫宣公听到说太子的坏话时,非常生气,于是派太子出使齐国,指使强盗拦在卫国边境莘地等着,交给太子白色的旄节,而告诉莘地的强盗,看见手拿白色旄节的人就杀掉他。

太子将要动身时,公子寿知道公子朔仇恨太子,而卫宣公想杀掉太子,于是对太子说:“边境上的强盗看见你手中的白色旄节,就会杀死你,你可不要前去。”并让太子赶快逃走。太子不同意说:“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而求生,如果世界上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就可以逃到那里去。”等到太子临走时,公子寿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后偷走太子的白色旄节。公子寿车上插着白色旄节奔驰到莘地,莘地的强盗看见来人果真手持白色旄节,就杀死公子寿。公子寿死后,太子赶到,对强盗说:“应该杀掉的是我。他有什么罪?请杀死我吧!”强盗一并杀掉太子,然后报告卫宣公。卫宣公于是立公子朔为太子。

历史评价

司马贞《史记索隐》:“宣纵淫嬖,衅生、朔。”

史籍记载

《左传》隐公四年至桓公十六年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家族成员 父祖

祖父:卫武公。

父亲:卫庄公。

兄弟

卫桓公,卫宣公兄长。

卫君州吁,卫桓公弟。

妻妾

夷姜,生太子、卫君黔牟、卫昭伯。

宣姜,生公子寿、卫惠公。

子孙

儿子

太子,母夷姜。

卫君黔牟,太子同母弟。

卫昭伯,卫君黔牟同母弟。

公子寿,母宣姜。

卫惠公,公子寿同母弟。

孙子

卫懿公,卫惠公之子。

齐子,卫昭伯之子。

卫戴公,卫昭伯之子。

卫文公,卫昭伯之子。

孙女

宋桓夫人,卫昭伯之女,嫁宋桓公。

许穆夫人,卫昭伯之女,嫁许穆公。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诗词

《诗经·国风·邶风·新台》

《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

小说

卫宣公在冯梦龙小说《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中出场。

公主远嫁他国成闹剧,从此背上骂名,《诗经》中记载了一桩丑事?

在春秋时期,齐僖公的女搜袜儿叫宣姜。本世备激来确定了与卫国太子滚绝结婚,但到了卫国之后,却被皇帝卫宣公“截胡”拜了堂。

宣姜的简介资料,宣姜的生平事迹,宣姜淫于舅什么意思?

宣姜(?~?)

宣姜的资料

中文名:宣姜

国 籍:齐国、卫国

民 族:华夏族

出生地:齐国

职 业:齐国公主、卫国夫人

父 亲:齐僖公

夫 君:卫宣公

与前夫之子:公子寿、公子朔(卫惠公)

与后夫之子:齐子、公孙申(卫戴公)、卫文公

宣姜——春秋时期卫宣公夫人 

卫宣公本来为太子公子伋(急子)娶妻子,把宣姜迎娶到卫国。卫宣公见宣姜是个美人,就趁急子出使郑国的机会,自己把宣姜娶为自己的夫人,之后宣姜生下公子寿、公子朔两个儿子。宣姜讨厌宣公,想和急子重叙旧缘,被急子拒绝。宣姜由爱生恨,与儿子公子朔共谋向宣公进太子伋的谗言。宣公想废黜太子伋,立公子寿为太子,于是派太子伋出使齐国,派人冒充盗贼在半路杀了他。

宣姜的长子公子寿密告太子伋,劝他逃离外国。太子伋拒绝了,公子寿只好在太子伋船上请他饮酒,他想代替太子伋受死。他持白旄到了卫国边境莘地。盗贼见到白旄以为他就是太子伋,于是杀了公子寿。太子伋醒了,看到一看弟弟的尸体,大哭:“所当杀乃我也。”盗贼又杀了太子伋。

宣公两个儿子都死了,只好立公子朔为太子。次年(前700年),宣公薨逝,太子朔即位为卫惠公。卫惠公即位后,地位非常不稳固。太子伋和公子寿各有党羽,他们时刻想为两位公子报仇,于是不久发动政变,赶走了卫惠公,立公子伋之弟黔牟为卫国国君。后来卫惠公从齐国搬兵,齐军攻下卫国,赶走卫君黔牟,杀掉了叛乱的右公子职和左公子泄乱烂宴,卫惠公再次上台。 但是卫国国内两公子的党羽势力仍然很强。为了安抚卫国国人和两公子的势力,齐襄公出了一个馊主意,作主把宣姜改嫁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卫昭伯),生三子二女: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另卫襄公正夫人亦称宣姜,二女非一人。

女 儿:宋桓公夫人、许穆公夫人

春秋战国 为什么说宣姜淫于舅?

宣姜本来是卫宣公为自己儿子准备的,结果自己睡了。为啥说宣姜是与舅通奸?卫宣公是宣姜的舅舅?古时候以姑舅代指公婆,所以称公公为舅,称婆婆为姑,没有错的。

历史上的文姜、庄姜、宣姜都是什么人?

文姜(?-前673年),春秋时代鲁桓公夫人,齐僖公之女,齐襄公诸儿之妹(同父异母),因与齐襄公乱?伦而知名。

宣姜,中国春秋时代卫国君夫人,齐僖公的女儿。宣姜的宣字说明他是卫宣公的夫人,姜字是齐国的国姓,宣姜就是卫宣公夫人姜氏。

文姜和宣姜都是齐僖公之女,是姐妹。

庄姜是这姐俩的姑姑。

庄姜,姜姓,谥庄,齐庄公的嫡女哗银,得臣的同母妹妹,齐僖历猜公的异母姐妹,卫庄公的夫人。

对中宣姜的人物分析

宣姜(生卒年不详),中国春秋时代卫国君夫人,齐僖公的女儿。姜姓,名字不详。宣姜的宣字说明他是卫宣公的夫人,姜是齐国的国姓,宣姜就是卫宣公夫人姜氏。

卫宣公本来为太子公子伋(急子)娶妻子,把宣姜迎娶到卫国。卫宣公见宣姜是个美人,就趁急子出使郑国的机会,自己把宣姜娶为自己的夫人,之后宣姜生下了公子寿、公子朔两个儿子。宣姜讨厌宣公,想和急子重叙旧缘,被急子拒绝。宣姜由爱生恨,与儿子公子朔共谋向薯散宣公进太子伋的谗言。宣公想废黜太子伋,立公子寿为太子,于是派太子伋出使齐国,派人冒充盗贼在半路杀了他。

宣姜的长子公子寿密告太子伋,劝他逃离外国。太子伋拒绝了,公子寿只好在太子伋船上请他饮酒,他想代替太子伋受死。他持白旄到了卫国边境莘地。盗贼见到白旄以为他就是太子伋,于是杀了公子寿。太子伋醒了,看到一看弟弟的尸体,大哭:“所当杀乃我也。”盗贼又杀了太子伋。

宣公两个儿子都死了,只好立公子朔为太子。次年(前700年),宣公薨逝,太子朔即位为卫惠公。卫惠公即位后,地位非常不稳固。太子伋和公子寿各有党羽,他们时刻想为两位公子报仇,于是不久发动政变,赶走了卫惠公,立公子伋之弟黔牟为卫国国君。后来卫惠公从齐国搬兵,齐军攻下卫国,赶走卫君黔牟,杀掉了叛乱的右公子职和左公子泄,卫惠公再次上台。 但是卫国国内两公子的党羽势力仍然很强。为了安抚卫国国圆孙人和两公子的势力,齐襄公出了一个馊主意,作主把宣姜改嫁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卫昭伯),生三子二女数腔氏。

另卫襄公正夫人亦称宣姜,二女非一人。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