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之死朱元璋痛哭

博主:专业专业 昨天 1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常遇春之死朱元璋痛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常遇春之死朱元璋痛哭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究竟是谁死后,朱元璋亲自哭灵,并将龙袍盖在他身上?
  • 2、“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常遇春为何让朱元璋因他哭?

究竟是谁死后,朱元璋亲自哭灵,并将龙袍盖在他身上?

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常遇春,在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悲痛不已,感慨他的一生,于是把自己的龙袍脱下来盖在常遇春的身上,并且亲自哭灵。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带有传奇色彩,从义工和尚变成统领天下的皇帝,也是让人唏嘘不已。常遇春是和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为朱元璋打下天下付出了很多,相信大家应该也知道,朱元璋“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朱元璋上位以后就疑心重重,总觉得他的好兄弟会反他。于是就想着把兵权收回来。而且在收回兵权以后把他的兄弟们都杀死了,但是他却没有收回常遇春的兵权,反而是对他更加信赖。

那是因为常遇春对朱元璋有特殊的意义。常遇春一开始就是一个强盗,每天吃喝不愁,但是听说了朱元璋的故事以后就来投靠他,朱元璋一开始很看不起这种强盗,于是就故意羞辱他,想不到他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就这样让朱元璋对他重视了起来,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证明朱元璋的眼光不差。因为常遇春非常听朱元璋的话。这也让朱元璋对常遇春和信任。而且后面常遇春还救过朱元璋的性命,对于救命恩人,朱元璋总是和宽容的。而且常遇春也没有恃宠而骄,反而是愈战愈勇,为朱元璋打了很多的胜仗,还帮助朱元璋收复了失地。但是想不到这样一位天纵奇才,才活到40岁,就暴毙在打仗的途中。

知道消息以后的朱元璋悲痛不已,在常遇春的棺材被送回京城的时候,他亲自去迎接,而且还把自己的龙袍脱下来盖在常遇春的身上。这也表明了朱元璋是一位性情中人。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常遇春为何让朱元璋因他哭?

明朝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朝。元朝末年,到处农民起义,而在这其中三股力量最为强大,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最后战胜了陈友谅,之后又灭了张士诚,再之以徐达为主将后挥师北上收复了北京,同时他在南京称帝建立明帝国;之后数年里,明朝军几次出征,将北元赶回了漠北;大明帝国从此稳定。

而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因为有着诸多猛将的相助,才能战胜诸多敌人成功建立大明帝国。在诸多明朝开国功臣中,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常遇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明朝名将的故事。

常遇春

常遇春跟随朱元璋征战数方,用将才无双来形容他也不为过,他是为朱元璋打下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功劳的人物,的确担当得起开国功臣。抛去他的丰功伟绩不说,他也是朱元璋麾下一位从未打过败仗的将领,用不败将军来形容他也不为过。也正是因为他的勇猛,他有了一个外号叫做“常十万”,这也是因为他自己说,只要给他十万兵马,就可以横行天下,这也足以说明他对自己的自信。

这句话可谓说的是十分的霸气啊,也许可以封一个霸王的称号,他是否能带领十万兵马就横行天下这我的确不知道,但他作战勇猛,屡立大功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回过头来看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历史,在诸多重要战役和节点中,的的确确都有常遇春的存在。

常遇春本自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贫寒的家境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的学费。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找些杂工以换取学习的机会。等到长大之后,又生的伟岸无双,跑去学了武艺。他本人在这方面挺有天分,骑射双全,武艺了得,精通各种兵器。

常遇春作战

元末时期,盗匪和义军开始横行,在那个时候,常遇春其实是跑去当了盗匪的。他投靠的是一位叫做刘聚的绿林大盗,因为自己的武功在众人中较为出众,颇得刘聚的赏识,所以他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小头领。

起初的盗匪生活,也是让常遇春感到十分满足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打家劫舍,还能分到不少的银两,既让他的生活得到充实,也让他有了满足感。但日复一日,待这种新鲜感过去后,常遇春就有些不满足现状了。当了盗匪除了抢劫还是抢劫,整天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常遇春觉得当盗匪并没有什么前途,于是乎,他也开始谋求新的出路了。

常遇春作战

到至正十五年时,在一次跟随刘聚劫掠的时候,恰巧遇到了朱元璋的队伍。在当时,朱元璋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常遇春早已听过朱元璋的侠名。于是果断放弃了盗匪生活前去投奔朱元璋了。而朱元璋见常遇春人高马大,武功高强,便起了爱才之心,将常遇春收入囊下,也许当时的朱元璋也没有想到常遇春对他的帮助如此之大。

常遇春一生征战,以勇猛著名。跟随朱元璋之后,每次有战,必请为先锋。就是靠着这股子蛮劲,屡立大功。

朱元璋

也是在至正十五年时,常遇春当时投靠朱元璋不久,便在采石矶战役中立下了奇功。面对当时的元朝水军元帅蛮子海牙铜墙铁壁般的防守,朱元璋当时对此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后来正是凭借常遇春的勇猛,常遇春乘坐小船,不惧强敌,激流勇进,率先冲入敌军中,开始大杀四方。

也正是因为常遇春打开了突破口,朱元璋率领军队长驱直入登岸攻打。这一下打的元军是节节败退,使得明军顺利拿下太平以及集庆等各地。

在至正十九年时,常遇春奉命攻打衢州。他一路杀气腾腾,气势无匹,当先打下龙游城,留下《龙游道中》。“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十足霸气。

后来进攻衢州城,由于受到伯颜不花的顽强抵抗。再加上城池坚固,常遇春久攻不下。最后他大胆的率一队精兵奇袭,最终打散了元军士气,拿下衢州城,此战,他可谓是居功甚伟。

常遇春作战

在常遇春的一生征战中,与陈友谅的几次对战堪称典型。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着两路大军来势汹汹。而常遇春便见招拆招,两次率伏兵进行冲击,使得陈友谅被迫败退。而朱元璋也趁此机会使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三年之后,陈友谅率领所谓六十万大军倾巢而出。陈友谅不仅来势汹汹,又有雄伟战船,占据优势。朱元璋这边暂处弱势,在作战中朱元璋所乘战舰还一度遭到敌军猛烈进攻。

常遇春面对如此危机毫不慌乱,先是利用自己的船撞击朱元璋战船,使朱元璋成功脱离混战。随即又积极组织火攻,放一把火将陈友谅船队烧的是火焰冲天。陈友谅撤退之时,常遇春率军追击。最后陈友谅在混战中被射杀,局势瞬间逆转。

常遇春

可以说跟随朱元璋一路打到建国,常遇春可谓是功不可没。在当时,常遇春之名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可惜的是他在四十岁时就暴卒于军中,英年早逝,世人无不为其可惜。

在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更是用“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一诗来悼念他。且还命人制作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可见对他的悼念。无论如何,常遇春的勇猛值得我们敬佩,若没有他,相信明朝的江山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打下来吧!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