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养殖技术视频教学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蛤蚧养殖技术视频教学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蛤蚧养殖技术视频教学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怎样养蛤蚧
- 2、蛤蚧人工养殖
怎样养蛤蚧
1.建场:建在干爽、通风、阴凉、安静的地方。饲养房顶部要建活动场,四周及顶部用铁丝网围好,顶部安装黑光灯,开灯诱虫,放置清水、设小水池。房四壁贴一层草纸,挂若干麻布片,便于产卵及隐伏;
2.投食:饲料有诱捕、人工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几个来源,平常饲养黄粉虫、蝇蛆和地鳖虫,放在食盘中置于地面供采食。投食时间以傍晚为佳;
3.繁殖:种源可到养殖场购买,也可到野外山间捕捉。5月初进行第一次交配产卵,卵依靠在30度以上自然气温孵化,一周内喂些米汤、白糖水和脱脂奶粉等,一周后可喂些煮熟的碎鸡蛋黄、小虫等,一个月后可合群饲养;
4.管理:及时投食,供水,注意防病、防暑、抗寒。消毒药须用温和气味的高效药,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40至50条为宜。夏天在舍内外喷淋水,在进风口挂湿纱布以散热,加大通风、舍顶加盖厚草遮阳并淋湿,冬天注意抗寒保暖。
蛤蚧人工养殖
一、蛤蚧概述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即可。
蛤蚧主产在广西的龙州、宁明、凭祥、百色、南宁、田林等县市。广东的怀集、罗定、英德、阳春、信宜、增城等县市;云南的文山州、红河州及西双版纳州;贵州的兴义地区。国外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印尼等南亚和东南亚 也有产。
蛤蚧市场货源在90年代前,主要来自野生捕捉。由于国产蛤蚧体肥、头小、肚白、鳞细、尾全、红点少,较国外产蛤蚧头大、皮薄、背部红点多有明显优势。所以国产蛤蚧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价格也较国外蛤蚧高一倍。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紧俏品。8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激增,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活动空间扩大,蛤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人们的滥捕、乱杀,使蛤蚧野生资源近于濒危,为保护蛤蚧的野生资源 ,1988年 把蛤蚧列入二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之后,市场货源更加紧俏。为了保护蛤蚧野生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发展蛤蚧人工养殖,乃当务之急。
二、蛤蚧的药用价值和 价值
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肾虚阳萎、遗精、小便频数、消渴等作用。现代临床对急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心脏性喘息、心源性水肿及神经衰弱等均有较好的疗效。1960年日本报导:整体蛤蚧具有性激素作用,国内也相继证明了这一作用,因此,临床又用于阳萎或 发育不全等性功能不全症的治疗。
近年,我国有近20家制药企业生产含蛤蚧的中成药近30种,专利申报65个。如人参蛤蚧精、蛤蚧大补丸、蛤蚧补肾丸、人参蛤蚧粉、蛤蚧定喘丸、海马补肾丸、蛤蚧酒、神龙春品服液、参蛤补肺胶囊等。
用于 品的品种有神功元气袋、防泄液、龙凤长春酒、壮阳盛京丹、壮阳神袋、康泰洁身露等。
三、蛤蚧的市场分析
90年代以后,由于蛤蚧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尤其是1988年蛤蚧列入二级保护以后,蛤蚧货源日渐短缺,市场紧绌,近乎断档。近期市场价升为13—16元/对(大);9—11元/对(中);5—6元/对(小)。
据资料统计:蛤蚧国内市场 、 品及配方,年需量在40—50万对之间。90年代后,虽有少量人工养殖成功,但家、野相加,年产量在20万对之间。其中广西产7万对,广东产4万对,云南3万对,贵州4万对,其它地区产3万对。不足部分由北京、天津、广州、云南等 口岸从越南、泰国、印尼、柬埔寨等国进口。为满足市场供应,改变蛤蚧长期进口状况,发展蛤蚧的人工养殖是唯一途径。
四、蛤蚧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
据多年蛤蚧养殖户养殖实践统计:饲养1000只蛤蚧(最小规模)一般半年多即可成为商品出售 ,除去天敌(老鼠、蛇等)及其它损耗,可净产蛤蚧400对左右。按目前市价计算,价值5250—6000元。所以养殖蛤蚧是一种时间短,效益高,市场潜力大,风险近乎等于零的好项目,其经济效益高于其它种植业和养殖业。饲养蛤蚧技术不是很复杂,不占有青壮劳力,也不占用大片耕地,蛤蚧饲料多以黑光灯诱来昆虫为主,还有含盐的米粥煮熟的南瓜、甘薯等。
饲养蛤蚧是一项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的项目之一。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