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六法原文(谢赫六法具体内容)

博主:专业专业 38分钟前 1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谢赫六法原文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谢赫六法原文以及谢赫六法具体内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谢赫六法的内容。
  • 2、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

谢赫六法的内容。

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意义: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完整的绘画六 :

1、气韵生动是也,“气韵生动”这条纲领,决定了中国画重“神似”,与西洋画重“形似”的风格不同。

2、骨法用笔是也,学者对于谢赫“骨法”有多种解释:

指人体的“骨相”

指画的骨架。

指线条的运用。

3、应物象形是也。

4、随类赋彩是也。

5、经营位置是也,“经营位置”就是顾恺之的“置陈布势”,就是构图学。

6、传移模写是也。

拓展资料:

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 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

谢赫,南朝齐、梁人,画家、艺术理论家。

谢赫擅长人物肖像画,但其更著名的是他在艺术理论方面的造诣。在其创作的《古画品录》中,谢赫提出了绘画六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尚书故实》说:“谢赫善画,尝阅秘阁,服叹曹不兴所画龙首,以为若见真龙。”

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

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自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 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那么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

1、 谢赫的六法分别为:(1)气韵,生动是也;(2)骨法,用笔是也;(3)应物,象形是也;(4)随类,赋彩是也;(5)经营,位置是也;(6)传移,模写是也。

2、 “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

3、 气韵,原是魏、晋品藻人物的用词,如“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指的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骨法”最早大约是相学的概念,后来成为人们观察人物身份和特征的语言,在汉、魏很流行。

4、 “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应物”二字,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庄子·知北游》:“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5、 “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也”,是说着色。赋通敷、授、布。赋彩即施色。随类,解作“随物”。

关于谢赫六法分别指的是什么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