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典故出自哪一场战役(围魏救赵的典故是什么)

博主:专业专业 43分钟前 1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围魏救赵的典故出自哪一场战役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围魏救赵的典故出自哪一场战役以及围魏救赵的典故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围魏救赵出自哪个战役
  • 2、围魏救赵什么战役

围魏救赵出自哪个战役

围魏救赵出自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战役评价

一、魏军失败的原因

1、统军主将对未来的危机预料不足,在遇到敌军攻伐非主城时没有判断出敌军的下一步行动,国内兵力空虚。

2、料敌不明,没有探察清楚就贸然追击,孤军深入。

二、齐军胜利原因

1、孙膑冷静分析出了当时战场的形势,直接出兵攻打魏军并不能造成魏国较大的损失。而围魏救赵则可以一箭双雕。

2、抛却小利,诱敌深入。

围魏救赵什么战役

围魏救赵是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扩展资料

故事背景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魏救赵

The End

发布于:2023-07-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业百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